选择分类

甲骨文: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信使”

2020/4/8 13:37:37 浏览次数:
甲骨驿站
微信号:jiaguyizhan0411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上,观众在拍摄全息展品“甲骨文·宇宙”。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按


    在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希望广大研究人员坚定文化自信,发扬老一辈学人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学风,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3年前,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到,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绝学”不能“绝”,“冷门”不可“冷”,作为铭刻中国历史、凝聚中国精神、传承中国文脉的学科,“绝学”同样是承载中华民族思想渊薮的基石,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支柱。光明智库约请专家为您解读,以期唤起全社会关注,为“绝学”传薪播火。




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硬功夫”


光明智库:甲骨文、梵文、简帛学、敦煌学……看似与现实距离遥远的学科,却关乎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您怎样看待“绝学”的价值?


王宇信: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字的源头,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独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延续了下来,对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意义重大。


120年前,当爱国学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时,中国正处于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批甲骨被西方列强巧取豪夺,流亡海外。甲骨的发现、挖掘与研究浸透着一大批学者的血泪。120年后,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甲骨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海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信使”。片片甲骨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


甲骨文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典型代表。20世纪,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学术逐渐衰微。但一批中国学者利用西方先进方法考释文字,取得了进步,为甲骨学研究增添了活力。同时,对甲骨的持续挖掘也使中国考古学得到发展,培养了大批考古学家。


王月清:用长远和整体的眼光看,“绝学”是较为基础的,是最能显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硬功夫”学科。在文化传承创新的链条上,越是基础、冷门、边缘的,越应该有传承保护的必要,越应该有时代的位置与价值。时代价值不一定是实用价值。换句话说,不是所有重要的、有深层文化价值的学问都能转化为最显著的经济利益、文化效应,或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直接方案。但是,一种伟大文化脉络的传承,往往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深层记忆,乃至整个人类的精神积淀,其本身就是一种历经时空变迁留下的产物,只有将之放置在历史长河中方能展现其真正价值。


黄天树:我认为文字制度只有两种:一种叫意音文字,兼用意符和音符,汉字是它的代表。另一种叫拼音文字,只使用音符,英文是它的代表。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甲骨文都是意音文字,可惜前两者已经消亡。甲骨文给人表面的印象是象形字、表意字,剥去外表看内涵,其骨子里的结构是兼用意符和音符的。现在世界上的文字几乎都是拼音文字了,唯独现代汉字的结构继承了甲骨文的基因,依然兼用意符和音符。可见,汉字与甲骨文一脉相承,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脉,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由此可知弘扬甲骨学意义之大。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中展出的甲骨片局部(摄影/范立)


寻求突破学科建设瓶颈的良方


光明智库: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总是与一个时代的社会深刻变革和人类伟大实践相伴相生。但聚焦到“绝学”学科建设上,却有很多滞后之处。您怎么看?如何寻求破解之策?


王月清:目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设立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各科研单位应当继续加大对相关学科的扶植,在人才职称评审、科研考核、奖励制度等方面提高冷门学科的评价权重、尊重冷门“绝学”的学科特点、建立多元分类的考评机制,切不可以简单化、量化的标准考核冷门学科的成果和贡献。应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设立各类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国际学术平台,特别应支持相关学科在社会普及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投入。


王宇信:甲骨的挖掘、甲骨文的出版周期比较长,但当这些资料公布于众成为学术公器时,学者研究问题、发表文章就可以此为权威参考。以前有人觉得这是一些旧材料,很难有新的突破。研究者坐不住冷板凳,转行了,甲骨学科也渐渐呈现萧条态势。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在顶层设计、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正让甲骨学向繁荣发展阶段迈进,很多学者重新回到甲骨学研究领域,一个生机勃勃的学科正蓄势待发。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第三部分“契于甲骨”致敬甲骨学者们(摄影/余秋雨)


唯代际相传方可“继绝学”


光明智库:让“绝学”不至成“绝响”,人才的代际传承十分必要。当下为何会存在“后继无人”的难题,如何解决?


王月清:学科发展不是简单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而是关系到克服人类的文化短视性、保存文明多样性的文化战略问题。因此,必须在人才选拔培养方面投入足够的、持续的人力、财力、精力。要有好的师资力量,可以提供必要的人才岗位、科研条件,鼓励学者将最艰深的学问代代相传。要有充足的经济保障,不能让“绝学”人才仅依靠“为往圣继绝学”的情怀从事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科投入足够的精力,把准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重点地培养各领域后备力量,形成人才梯队。


王宇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甲骨学研究生培养制度健全起来。那时,培养接班人基本就靠“边干边学”,在编书、做课题的过程中,大胆起用年轻人,使其逐渐成熟,这些人现在多半成了学科主力。在研究生招生方面,除了大学、科研院所具备招生资格外,也该给地方考古博物馆一些招生名额,这样不仅可以满足这些单位的用人需求,还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为有志于从事甲骨文研究的社会人士提供治学途径。我的导师胡厚宣先生曾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来说明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我想,培养具有高水平学术素养的研究人员离不开恩师指点、离不开坐冷板凳的坚定,更离不开社会提供的良好治学环境。


黄天树:培养人才,其一是兴趣。甲骨学是一门枯燥艰深的学问,但是热爱会让人乐在其中,特别是有所发现时,他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其二是创新。知识分两种,一种是已知的,一种是未知的。研究生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已知的知识,而在于培养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研究能力。阅读甲骨拓本,处处需要创新。当然,学术创新有大有小,即便是甲骨缀合,也是一种材料的创新。其三是厚积薄发。如果缺少“厚积”这一环节,就不会“薄发”。平时积累了材料,到写论文时,才能随时调出,通过对材料的排比、归纳,就有可能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有所创新。


天津博物馆“殷契重光——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特展”上展出的甲骨文物。李胜利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为文明互鉴引源头活水


光明智库:季羡林曾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这句话让我们感觉到,中国学者需要在世界文明的交融互鉴中引来源头活水,拓展治学路径。您的理解是?


王月清:敦煌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俨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显学。早年敦煌文献的流失以及“敦煌学在外国”的状况令人唏嘘,以敦煌研究院几代学人的守护及任半塘先生的敦煌散曲研究为代表,都彰显了中国学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但从陈寅恪先生不同意敦煌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的论断,以及后来季羡林先生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可以看出,一方面我们要充分保护、利用好自家宝藏,另一方面也要吸收世界智慧为我所用。换个角度说,敦煌文献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研究促进了这一冷门学问的逐步兴起,最后成为一门显学,并为中国研究提供了世界性的视域。因此,对待冷门“绝学”,要积极吸纳不同文明对话,引入多样的方法和技术,如此方可使“绝学”焕发生命力,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滋养。


王宇信:对于甲骨学而言,我可以自豪地说,甲骨在中国,甲骨学研究中心也在中国。因为大部分甲骨是在中国出土的,从事甲骨学研究的学者也多集中在中国。还记得1987年第一次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阳举行,海内外百余名学者参会,围绕甲骨学、商代史、考古学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外国学者与我们的研究特点不同,我们相对宏观、根本,多从经济、历史等角度分析问题,国外学者则相对微观、细小。这些年来,中外学者围绕甲骨文分期断代、非王卜辞的讨论很多,在学术争鸣中可以碰撞火花,推动学科前进。中国在甲骨学上有绝对的学科、学术话语权,《甲骨学一百年》《甲骨学通论》等都被翻译为韩文,《古文字学导论》也被翻译为外国语言。中国丰厚的研究资料、良好的研究氛围正吸引着外国学者来华定居。


黄天树:从学术角度看,甲骨学是一门国际性学问。1909年,美国传教士方法敛发表《中国原始文字考》,被认为是西人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1917年,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出版《殷墟卜辞》,是欧美学者出版的第一部甲骨摹本著录书。1967年,日本学者岛邦男出版《殷墟卜辞综类》,是一部大型甲骨辞例索引工具书。1978年美国学者吉德炜的《商代史料》是一部通论性的专著。1993年,日本学者松丸道雄和高嶋谦一出版《甲骨文字字释综览》,是一部集甲骨文考释之大成的论著。


当然,国内研究甲骨文的著作之多、资料之丰富远胜于国外,但他山之石,可资借鉴。1970年以来,流散海外的甲骨著录书陆续出版。其间比较大宗的如《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藏甲骨文字》《卡内基博物馆所藏甲骨研究》等。我们还要进行甲骨文与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的比较研究,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一对母子在“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中体验多媒体互动(摄影/庞道琼)


“老古董”如何焕发新活力


光明智库:当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活碰撞,必将绽放璀璨的火光。数字敦煌、甲骨文表情包、梵文输入法不断走俏,让我们深感只有跟上时代鼓点,才能让“老古董”焕发新活力。您怎样理解?


王宇信: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甲骨文书法。甲骨文书法与甲骨文研究犹如鸟之两翼,为推动甲骨文发展助力。过去像董作宾、郭沫若等甲骨学大家都写书法,但后来学术与书法慢慢疏离,现在从事甲骨文书法的多为业余者。希望相关部委在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上给予必要支持,将甲骨学家与书法家结合起来,既可以书法形式呈现最新学术成果,又可让甲骨文走出书斋,焕发活力。学者还可结合自己的研究,出版些普及性的书籍,国家可加强扶持力度。


王月清:优秀文化的内在价值应该经得起时代大浪的淘洗,但是需要我们充分挖掘、有效普及,既要在学术研究前沿有所突破,也要在更广大的文化领域获取认同。这种延续“绝学”活力的方式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媒介手段推进“绝学”的研究,紧跟现代学术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使“绝学”的内容融入大众视野。比如把“绝学”内容加进社交媒体、文创产品、综艺节目、影视剧作品中,都是很好的创意。但是也要注意深入挖掘“绝学”的核心内涵,不能流于娱乐化,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将“绝学不应绝”的本质内容提炼揭示,再进行推广宣介。


(本文原标题为《播火传薪,赓续甲骨“绝学”》,原刊载于《光明日报》2019年12月02日07版,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王斯敏、蒋新军、康薇薇。配图略有调整。)



©© 2007-1015 商脉无限 技术提供